体育学院学术沙龙活动简报(二)
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,推介学术领域的前沿理论与优秀成果,培养体育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,推动学院科学研究建设的发展。11月24日晚,体育学院研究生第二次学术沙龙“电子竞技与体育”顺利举行。晁国栋老师主持了此次沙龙,3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。
晁老师首先以风趣平实的语言解释了此次沙龙主题的由来。结合他的教学和科研经历,指出“没有批判思维不是真正的研究生”。接着阐明了开展此类学术沙龙旨在推动研究生们向‘知识分子’方向发展。本次沙龙采取辩论赛的形式,辩题聚焦当前社会和青年新热点,既能立足当下,又能畅享未来,话题性十足,引起了正反方阵营的一番唇枪舌战。


正反阵营认为电子竞技属于体育项目,在竞技中,电竞选手不仅是追逐胜利,也需要思考战略布局。换句话说,这是对选手战术智力与心理素质的考验。跟棋类运动大体相同。此外,电竞还注重团队协调配合的能力。其实,电竞体育化带来的影响远超行业本身。它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同时优化产业结构。目前,电子竞技已然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,备受大众瞩目,希望大家打破对电子竞技的刻板印象。
反方阵营提出了他们的观点:“体育”一词原指基于体力活动的教育行为,具有“教育性”和“体力活动性”两个本质属性,并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标。从体育本身的定义上来讲,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,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。提及体育,人们一般会想到强身健体,充满着正能量。而电子竞技,自诞生就被打上了负面烙印,如网瘾。
历时近两个小时的学术沙龙,“电子竞技到底属不属于体育项目”,参会师生与晁老师的现场互动细致而热烈。凌厉的口才和敏捷的思辨能力是当代青年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,晁老师寄语当代研究生要学会关心社会发展,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,各种信息纷纭杂沓的时代,培养批判性思维不可或缺,但是要时刻保持理智和清醒。



